曹培英

曹培英,男,1953年生,1977年毕业于江西赣南师范学校;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,静安区教育学院副院长,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,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、上海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。

基本内容

曾参加了1986年、1992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修改、制订,以及全国通用教材的编写等工作,独立或参编已出版的数学教学专著、教材、辅导书有《计算教学》、《小学数学教育学》、《小学教师之友.数学卷》等18种,先后在多家教育报刊上发表数学教学研究文章80余篇.参与研究的教改课题曾获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,并有论文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选一等奖。

在曹培英看来,一名年轻教师要想在专业上得到较快的成长,应该做到以下三点:

1.教师一定要热爱自己所执教的学科,对自己能够执教好这门学科充满自信,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研工作中去.没有这份兴趣和热爱,得过且过,那就失去了继续前进最起码的动力.因此,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执教的学科.

2.年轻教师应该扎扎实实地向老教师学习.老教师的许多经验是无法用文字或语言来表达清楚的,必须自己跟着老教师体验来加以领会.许多课堂上碰到的具体问题无法通过教育理论来解释、解决,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,而向老教师请教无疑是最好的.当然,年轻教师可以向老教师学习管理、组织、具体问题的解决,但不必具体到某一节课该怎么上,也没必要照本宣科地将老教师的经验统统学去.因为老教师的带教并非完美,有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把一些很陈旧的理念和方法传授给年轻教师,而这个时候越是虚心好学的年轻教师受到的负面影响反而越大.

3.教师一定要运用自己的头脑去独立思考.诚然,普通教师是教育理论的消费者,但在五花八门的理论前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经过独立思考而唯学者专家们马首是瞻是不可取的.只要经过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而做出的选择、得出的结论,哪怕是有点问题的,不完美的,也是一种不小的收获.教师就好比走进饭店用餐的消费者,理论工作者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理论以供选择,教师要思考后加以选择,选取适合自己的来消化吸收,而不是拣到篮里都是菜,否则只会在前进的方向中迷失自我.

你可能也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