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树梅

林树梅[清]字瘦云,福建金门人。诗古文具有规矩。工篆刻,善画,有泛月图。《福建画人传》林树梅生于嘉庆年间(1796~1820年),学识渊博,诗文俱工,有《啸云文抄》、《啸云诗抄》行世。

  

个人档案

  姓名:林树梅

  性别:男

  出生年月:不详

  国籍:中国

  朝代:清朝

  籍贯:福建金门人

  民族:汉族

  身份:政治人物

  

个人简介

  青年时代随父林廷福(台湾水师副总兵)到过台湾、澎湖,对敦睦汉族、高山族人民关系,兴修凤山水利,作出重要贡献。

  回厦门省亲时,适鸦片战争爆发,遂投笔从戎,为闽浙总督邓廷桢招致以咨询海防要务,曾上书《全闽备海六策》,切实且富远见。

  颜伯焘继任闽浙总督,仍聘其参赞军务。道光二十一年(1841年),谕令“撤兵省费”,厦门撤防海乡勇,林树梅以为“夷性反复,请量留,备非常”,未被采纳。

  1841年8月,英船数十艘突犯厦门青屿,军民浴血奋战,击沉英火轮及兵船数艘,守将江继芸等战死。颜伯焘收集残兵退守同安,林树梅在高崎目睹此状,责问众官:“诸公西渡,厦民何依?”不久英军离厦而去,颜伯焘则奏称收复失地。《啸云诗抄》有一七律《吊御夷死事诸公》述此事:

  “战守纷纷议不同,一时扞御独诸公。

  即看壮气能吞敌,始信捐躯是尽忠。

  大将漫言尸裹革,后军先作鸟惊弓。

  千秋自有平心论,为颂招魂吊鬼雄。”

奇闻趣事

  林树梅是个奇人,传说他淘井得到一把铁笛,坐在峰头,面对大海,通宵长吹,笛声薄云;他在金门古冈湖乱石堆里、杂草丛中寻得鲁王疑冢。林树梅的“奇”,还在于在英军舰艇逼近厦门、福建海防告急的重要关头慷慨从,次上书当道,论守战之策,训练乡勇,勘测阵地,挖泉掘井。

树海之友

  林树梅和吕世宜都是金门人,道光间从周凯、高澍然治古文。林树梅诗文、绘画、篆石无技不精;吕世宜古文之外,专精书法、金石。林、吕交往以讨论篆石、古器物铭文为多。世宜称树梅篆石"深得篆初变隶意",运刀"拙处正其妙处";树梅佩服世宜篆隶及对古铭文的真赏。世宜晚年居海澄,不见他书载述,树梅诗可补其生平资料之缺。

后世评价

  正鸦片战争期间,金门岛上有位爱国诗人、刻书家林树梅,他是金门后浦人,生卒不详,本姓陈,后被安平镇副将林廷福收为养子,改林姓,自号"啸云山人"。后更号为"铁笛生"。林树梅平生极爱读书,好游山水,喜吟咏,工篆刻,曾师从清代著名学者周凯及玉屏书院掌教高澍然学诗文,卓有成就。一生著有《啸云山人文钞》十二卷、《啸云山人诗钞》八卷、《啸云铁笔》一卷、《文章宝筏》一卷、《静远斋文钞》一卷、《沿海图说》、《战船战测》、《云影集诗文续抄》、《啸云日记》等若干卷。另有《说剑轩余事》未刊稿,现藏于福建省图书馆。林树梅所作诗文大多关于台湾掌故、鸦片战争政事、金门古迹等。后人称其文"笔意严洁,切于时务,诗立卓然名家。"

你可能也喜欢